8月7日凌晨,西兴高速改扩建项目控制性工程渭河特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工程建设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项目将进一步改善
区域交通运输品质
记者了解到,西安至兴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前交通量已超过5.5万辆小客车/日,占连霍通道的67.8%,其中最大路段交通量已超8.0万辆小客车/日,已达服务水平上限,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
西安至兴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运输品质,带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撑西安都市圈发展、打造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西兴高速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后围寨立交西侧三桥收费站,与城市道路相接,至项目终点西吴立交。与G30连霍高速、G3021临兴高速公路相接。本项目改扩建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起点至帽耳刘枢纽段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4.5米,帽耳刘枢纽至终点段为双向八车道,路基宽42米,路线全长24.382公里。全线设帽耳刘(枢纽)、沣河(预留)、咸阳、咸阳西、咸阳高新、西吴(枢纽)6处互通立交。计划通车时间2025年12月。
此次合龙的渭河特大桥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曹家寨村西,沿渭河冲洪积平原横跨渭河,左幅为原桥加固后利用,桥长996.5米,右幅为新建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箱梁+波形钢腹板连续梁+钢混组合梁,桥长1085.0米。
123天架起的“钢铁巨龙”
如何横跨渭河
据了解,渭河特大桥位于咸阳湖河道内,河面宽度达390米,常水位下最深水深可达5.6米。2023年2月11日,渭河特大桥首根桩基成功开钻;2025年8月7日,渭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那么,用时123天架起的“钢铁巨龙”如何横跨渭河?
首先,破解“巨无霸”构件千里穿行难题。据了解,作为省内最大跨径60米、单片重135吨的钢梁,需跨越陕甘两地千余里运输,面临“超长、超重、超限”挑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分段加工+模块化运输”方案:优化梁体分段设计,将单榀梁拆分为5段,每段长度控制在12米内以符合公路运输限界;建立智能化运输保障体系,联合交警夜间分段护送以避开交通高峰;运用“北斗+5G”实时监控,预判复杂路段并动态优化路线,最终圆满完成运输任务,为同类工程提供了经验。
此外,项目采用泥砂分离技术攻克不良地质难题。在桩基施工环节,引入泥砂分离设备,使单桩施工效率提高40%,泥浆重复利用率达85%,减少废弃物排放70%,并成功解决砂性土层旋挖钻成桩易塌孔的技术难题。
智能检测技术为成桩质量保驾护航。项目率先应用超声波成孔质量检测系统,搭建数字化质量控制体系,使单孔检测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50%,并借助四向探测定形技术,实时获取孔径、垂直度、沉渣以及孔壁完整性的三维质量数据,为后续灌注施工提供精准指导。
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技术储备。项目团队重点攻关三大前沿技术领域:钢结构桥梁模块化建造技术、装配式桥梁快速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施工体系,目前已形成6项技术创新、2项专利技术、2项企业级工法、1项QC成果,为后续大型桥梁建设积累了核心技术储备。(来源:西安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