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港鲍翅酒楼
梁诚威夫妇向刘龙宇伉俪夫妇祝酒时留影
梁诚威与梁子江留影
□文/刘月娇
梁诚威在他12岁时因家境清贫,投身香港餐饮行业,在餐厅打工,由楼面服务员最终晋升至酒楼总经理。
1999年,踌躇满志的梁诚威曾多次到西安考察,2000年元月,梁诚威以巨资与西安饮食集团共同打造了西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大型餐饮项目——大香港鲍翅酒楼,成为港式餐饮在西北市场的拓荒者。“威哥”也逐渐打响名气。关于过去,梁诚威少于人言,这与他人前不谈烦恼、痛苦自己消化的人生态度一致。“世界御厨杨贯一大师基金理事长”“国际烹饪艺术大师”“世界烹饪大师”“鲍鱼教授”等众多头衔,梁诚威早已看淡。几十年来,他一直将毛笔书法艺术作为生活中的一大爱好,写字是“要写出自己的味道,这里面是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梁诚威说。
来西安 是天意
在西安生活二十多年,梁诚威自称是香港西安人和西安香港人。
梁诚威说:“我从小在香港出生和长大,小时候家里情况不是很好,小学期间做童工,半工半读,勉强完成小学阶段教育之后,我就出来打工,先从楼面服务开始。因为年纪小,吃过不少苦头。那时候,我每天把师傅做的菜记到本子上,回去自己琢磨。餐饮行业只要不怕吃苦,肯用脑子,最重要是用心,做得多练得多了,加上好学上进,手艺自然就提高了”。
时间回到1995年。在香港和广州已经小有名气的梁诚威和时任西饮集团西安饭庄总经理的刘龙宇相识。自此,梁诚威和西安的故事便拉开序幕。2000年1月,梁诚威与西安饮食集团共同打造了大香港鲍翅酒楼。
在西安人心目中,“大香港”餐饮品牌成为高档、时尚、温馨的餐饮品牌代名词,把香港新旧时代的饮食文化带到了内地,它见证了一个时代兴起的过程。2009年,经营“大香港”十年之久的梁诚威和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由西饮集团承包的协议,继续合作八年,并在2017年完全退出了“大香港”的运营系统。
“我感觉自己已经很幸运了,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能够在西安这个风水宝地和西饮集团合作,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我恭贺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做好做强”。
目前,梁诚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威哥”品牌上。
“威哥”餐饮品牌在西安享有盛名。因为疫情影响,梁诚威知道,“威哥”必须要适应新的“丛林”。在内地最初发展的十年过程中,梁诚威先后在北京、西安、天津、合肥等城市,广东、山东、云南、宁夏、浙江等省开设二十余家豪华酒楼和酒店。这些年,威哥在经营和管理理念上不断地改革,凭借着“实事求是、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和“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的服务宗旨,在西安最多时开了十三家店。有门面店大酒楼,也有很多商场店,大的四五百平方米,小的七十平方米,并开设了中央厨房。近6年来,由于疫情原因,关闭了很多门店。现有的门店经营理念也从原先的高端餐饮向大众消费转型,并取得了成绩。
尽管走南闯北无数地方,梁诚威还是对西安感情最深,在西安他便是粤菜的“代言人”和“带路人”。一个个香港、广东人到了西安,吃一圈赞不绝口地回去,重复讲着梁诚威和这座城市的故事。
梁诚威说自己是一个脾气很急的人。但在之前海内外三千多名员工眼里,威哥总是那样慈祥中透出威严。他常说:“与其让别人原谅自己,不如自己去做好事情。”他时刻做事做人以身作则,用无声的语言树立自我和企业的文化底蕴。
梁诚威自己总结出“三得””三本”六个条件。“三得”与餐饮业工作有关,包括厨艺了得、厨德了得、管理了得;“三本”是做人之本,包括本事、本钱、本心。在餐饮经营中他还提出了“三优四害”之说:“三优即厨识、厨艺、厨德;四害就是价高、质低、盗名、欺客”。精炼的概括中囊括了一个经历丰富的成功者对事业如何才能赢取人心的深度理解。
财富,并不是梁诚威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事业中不辞辛劳地奔波是因为“心中富有”。
在一次演讲中,梁诚威说:服务是一种无形附加价值,这种价值比“一本万利”还要厉害;服务是“无本生利”,只不过一直被人忽略而已。餐饮业被列入服务行业是有原因的,没有服务就没有餐饮业!所以在服务上,威哥一直给员工灌输要诚实亲切,这样才能给顾客一个舒服的饮食环境。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为公司增光添彩,获得良好的消费信誉。
“虽然他创业路上也经历了多次失败,但都能够东山再起再创高峰,主要是因为他一向待人以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梁诚威的恩师世界御厨杨贯一大师在多次在聚会中对他的朋友讲述以上的内容。
失败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找原因,威哥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有了朋友的支持和他多年诚信铸就的人格品牌,短短几年,威哥又是一个好汉。
人有信则自威,威哥的“威”不是单纯地理解为一种上下的对等关系,而是更多地呈现了他的文化与内在修养应用到经营管理上所折射出的一种硬朗而有温度的涵养,是一种被人信服和首肯了的人格魅力,也是他在人际脉络上的亲和力与尊师重道精神光芒的外在折射,源自风度,发乎于心,止于无境。在这个大男人的身上,更多散发出的是和善。
写字与慈善
“妈妈一直说要培养其他专长,就要求我8岁开始写毛笔字。”梁诚威从楷书开始入门,一直写到现在。
当年餐饮业,会写毛笔字很吃香,写菜单、写水牌、企业告示等。都离不开写毛笔字,“因为这个特长,我在打工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上位”。梁诚威得意地说。他
20多岁的时候,别人看了他的字,都直夸“大有可为”,“但我自己心中有数,我觉得自己不行。”于是他放弃了写龙飞凤舞的毛笔字(又叫酒楼字)。
车轮飞转,键盘噼啪,机器齿轮昼夜不眠。在一个强调效率的时代“紧绷”成为了很多人的常态。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从容?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疑问。梁诚威又重新拾起了毛笔,拜师学习,尝试更多的字体,是他给出的答案。
在书法家梁子江族叔的教导下,梁诚威开始临摹碑帖,学篆刻,看名画,多年来,每天都坚持1-2小时。梁诚威经常教年轻人:毛笔字有时间就要多练多写,时间不够就要多看多读,默默耕耘自己,这都是财富。
他秉持梁老对古文学之推崇,在香港成立晓风学社。积极弘扬学习中国古文学、提倡传统毛笔书法艺术。2013年在国际书法联盟总会长张炳煌教授及二十多位晓风学社同门见证下,于西安恭拜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交通大学博物馆馆长钟明善教授门下,继续研习文化艺事。
事业与艺术各树一帜,相继开花结果的梁诚威,对于公益也从不懈怠。
2008年他亲赴汶川地震灾区送去50多万的药品,从灾区回来,在大雁塔举办祈福燃灯大会,并将募捐款138万元交由西安慈善会帮助分赠给相关灾区机构。多年来梁诚威一直支持慈善事业,收养10名孤儿,常年慰问贫困户,给儿童福利院送儿童用品。
为了促进西安与香港两地文化交流,2009年开始梁诚威与西安多所学校校长筹备并成立陕西香港青少年促进会,担任联席会长一职,该协会多次组织香港、西安两地中学学生交流学习,每年举办两次活动。
2018年梁诚威在其65岁寿辰之际,个人捐款16万元给西安市慈善会,用于多个慈善项目。梁诚威来到西安这25年多时间里从未间断过慈善行动。
人生下半场,属于梁诚威的主题,依然是“善”。那些年里,他在创造全新的世界,吸纳海量的信息,打开更大的舞台,也有数不尽的人潮和掌声。尽管取得了太多成就,但在梁诚威眼里,自己永远是那个平凡的普通人。愿意用心,愿意付出,也愿意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到极致。
见过了人性的复杂,世事的无常,命运的诡谲,梁诚威只想回归自我,回归赤诚与天真。这份赤诚与天真不是无知,反而是知晓这一切,又超越这一切,保持着最初的清澈与温馨。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