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专家为红薯育苗、种植、管护、储存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和管理经验,我们发展红薯产业更有信心了!”绥德县崔家湾镇苏家圪凸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苏世军说。
近日,绥德县崔家湾镇为进一步推动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特别邀请了中国甘薯育苗、加工领域知名专家刘明慧、朱渭兵、孙健以及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黄绥平、陕西省甘薯体系岗位专家及红薯“土专家”刘治国等,共同为当地红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动红薯产业迈向新台阶。
崔家湾镇作为绥德县沙地红薯的核心产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已建成集中连片标准化红薯基地8500多亩,从业农民7500余人,年产值达1.1亿元。近年来,绥德县通过不断努力,繁育出适合陕北黄土高原沙地种植的“绥薯1号”品种,凭借“软硬正好、甜度正好、黏度正好、大小正好”的优势,备受消费者青睐,畅销全国各地。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崔家湾镇红薯产业在品种优化、种植技术提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专家组一行先后来到崔家湾沙地红薯一体化服务中心、山榆洼红薯育苗基地、苏家圪凸村高标准农田及红薯库等地,详细了解红薯产业发展规划、薯苗培育、高标准农田土地管理现状、红薯产业深加工等相关情况,并举行沙地红薯产业技术培训会,100余名薯农参加培训。专家们针对红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现场进行“把脉问诊”,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陕西省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明慧在甘薯新品种培育方面成果丰硕。他建议,在现有“绥薯1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品种选育工作,引进和培育更多适应本地环境、品质优良、产量高的新品种,丰富品种结构,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同时,要注重品种的提纯复壮,确保“绥薯1号”的优良特性得以保持。
杨凌金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陕西省甘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朱渭兵,在红薯种苗繁育和推广方面经验丰富。他指出,要加强红薯脱毒种苗的繁育和推广力度,提高种苗质量,从源头上保障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他还分享了先进的育苗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当地红薯育苗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孙健长期致力于甘薯逆境生物学研究。他从专业角度出发,就红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他强调,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红薯的品质和安全。
此外,专家们还围绕红薯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崔家湾镇红薯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们建议,要紧抓当前红薯种植利好政策,明确“产学研”一体发展方向,强化科技支撑,科学选育种薯、精心栽培脱毒薯苗;针对土壤病虫害等问题,要做好肥料、试剂选择,定时定量定点施肥,做好薯苗生长期监测,实现网格化种植管理;要延长红薯产业链,做好产品初加工升级,制定生产标准归划,并取得各类认证,把好产品质量关;要做好红薯仓储管理,把控好温度、干湿度,合理利用保鲜剂,实现高品质长效储存。
崔家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邀请专家指导红薯产业发展,是镇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镇政府将认真梳理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与专家团队的沟通协作,确保各项建议落到实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红薯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红薯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