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紧贴“双区三乡”发展实际,主动融入“一区一地一县”建设大局,以“城靓、村美、业兴、民富、人和”为总目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五项行动”,扎实开展“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通过创新党建引领机制、整合资源力量、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全域提升”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组织融建
跨域联建激活“一池春水”
以“融合共建”为核心,打破城乡界限,构建“跨域联建+村企结对”的党建全新架构。在城市社区,通过积极组织共驻共建活动,让各类资源得以充分联动。如古莘社区携手孟家庄社区多次开展组团培训,内容涵盖就业指导、技术培训、道德宣讲等多个维度,切实增强了居民的综合素养;南苑社区与金源天然气深度合作,开展联建服务,从天然气安全使用知识普及到用气故障快速维修,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村企联建、社企共建、社村结对、村村共建”,彻底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条块分割”局面。将各基层党组织从曾经孤立的“单打独斗”模式,成功转型为协同共进的“协同作战”模式,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交织、深度融合,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也得以全方位增强。
阵地融合
规范升级筑牢“红色根基”
以“清牌行动”为抓手,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从村(社区)办公区域的整体布局规划开始,合理划分功能分区,确保办公空间高效利用;对标识牌匾进行严格规范,统一尺寸、材质以及设计风格,使其既醒目又庄重,充分展现党组织的威严与形象;同时,全面梳理服务事项,明确各项服务的流程、标准以及责任主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在城关街道办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成功推动11个城市社区实现电子标识全覆盖,各基层党组织长期以来挂牌乱象得到了彻底根治。如今,整洁、规范的党组织活动场所不仅提升了外在形象,更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城关街道办的这一创新举措,获得了省市县各级的高度认可,为全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贡献出宝贵的“城关样板”,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建的“红色根基”,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
项目融施
多元融合释放“发展势能”
以“项目孵化”为引擎,依托党建项目孵化基地,着力攻克“党建业务两张皮”这一痼疾。郭村社区“共享农场”整合各方资源,发动村民参与,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农户分红致富,实现多方共赢;南伍中社区“古槐树下话积分”快板宣传,以极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全县积分制推广提供了生动范例;花园社区打造全省首家“骑手微家”,为奔波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骑手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休息港湾;凤凰社区全力推进“智能化社区建设”,借助先进技术提升社区治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南苑、金水、花园三社区联动运营“老年助餐点”,解决了老年人就餐不便的难题。这些丰富多元的党建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触手可及的“幸福工程”,释放出强大的发展势能,有力推动基层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力量融培
双向奔赴凝聚“治理合力”
以“互派委员”为纽带,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农村党组织”互派兼职委员机制,促进人力、财力、产业和项目等资源双向流动。孟家庄、古莘社区结对帮扶25户困难群众,不仅送去生活物资,还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技能培训,切实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南苑社区与白灵村联合举办农技培训,将最新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传授给村民,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在兼职委员的积极协调下,城市社区和农村党组织紧密合作、“结对帮促、共谋发展”,有效实现 村社 联动、委员联络、产业联创,达到“1+1>2”的协同效应,充分激发了城区和农村党组织的新活力,凝聚起强大的基层治理合力。
品牌融创
全域绽放绘就“振兴图景”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围绕“融合共建 众志成城”总品牌,重点打造“笃行守创·醇美白灵”“城北之窗·乡里人家”“城乡融合·共享郭村”“百年粉香·人和顾贤”“共享之家·城市花园”“古莘·有依”等特色党建示范品牌。在“党工委+”模式的有力带动下,席家坡缀清源雏鸡养殖基地产值逐年递增,经济效益持续向好;白灵村集体经济连续3年突破50万元,村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品质大幅提升;郭村蝴蝶兰产业实现花质花量双提升……成功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通过党建品牌的带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城关大地徐徐展开。
金水奔涌润沃土,党旗飘扬映初心。城关街道以“钟灵金水毓秀城关”品牌为轴,以组织联建破题、阵地提质筑基、项目创新赋能、人才联动聚力、品牌示范引领,实现了基层治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