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修剪正当时。眼下正值果树修剪、树体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近日,绥德县名州镇赵家坬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抓紧利用早春果树休眠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对果树进行修剪和春季管护,为今年的苹果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南不留上,北不留下,东不留低,西不留高,去粗留细,去直留斜……”在绥德县名州镇赵家坬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的山地苹果示范园内,农技人员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园区务工人员讲解苹果树前期养护、修剪、后期管理、施肥及灌溉等方面的技术知识,一边上手示范如何修剪果树多余的枝条,并耐心解答工人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指导他们正确运用修剪方法,以实现增产提质。园区特聘农技员孙俊国介绍道:“科学合理的剪枝对于苹果树的生长和结果至关重要,修剪掉生长过旺、交叉、病虫害以及瘦弱的枝条,可以使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更好,集中养分,增强苹果树的光合能力,从而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在修剪过程中,还要对修剪后的切口涂抹保护膏,在气温还不稳定、冰雪未完全消融的情况下,就像给果树伤口贴上了“创可贴”,可以有效防止病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让果树能更好地生长。”
“春节后的果园管理非常关键,尤其是修剪和施肥,直接关系到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去年,我们的苹果卖的不错,今年我们更要加把劲,争取再创丰收!”绥德县二十四洼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刘帅满怀信心地说。春季剪枝工作不仅关乎着果树新一年的坐果率,也关联着果农一年的经济收益。绥德县二十四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赵家坬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种植了4800亩苹果。该合作社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果树种植及管理工作,每年在春季果树修剪关键期,都会积极邀请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果农进行果树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同时,还通过举办培训班,普及果树修剪技术和现代果园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果农的科学管护水平,为广大果农丰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2024年,该合作社苹果总产量突破120余万斤,产值达500余万元,仅劳务支出一项就达200余万元,有效拓宽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渠道,让更多农村闲置劳动力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今年2月初,绥德县二十四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50多名工人对园区果园展开春剪工作,目前已完成1500余亩的修剪任务,预计3月中旬可全部完工。不少附近村民农闲时选择在果园务工,既能学技术又能增加收入。家住赵家坬村的杨艾琴告诉笔者,自园区苹果树苗栽种起,她便在此工作,已有五六个年头,每年园区里苹果树的修剪、施肥、摘果等工作她都会参与。“在园区里务工,我们图的就是离家近,既可以照顾家庭,又有可观的收入,去年我的务工费就有2到3万。只要园区有需要,附近的乡亲们都很乐意来干活。”杨艾琴笑着说。近年来,陕西绥德县紧抓全省苹果产业“北扩西进”战略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绥德山地苹果一马当先成为绥德农业主导产业。目前,绥德县山地苹果种植面积达23万亩,建成标准化山地苹果园80多个,进入盛果期后,年产值将达40亿元以上。今年开春后,为了实现果树的高产丰收,绥德县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并利用微信、广播等平台,加大技术宣传培训力度,科学有序地推动春季果树修剪工作,持续提升苹果品质,真正让苹果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金果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