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民日报社发布了
《2024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名单
绥德县焉头农副产品
购销专业合作社
以总分94.29分位列第18名
墕头村是绥德县义合镇
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全村 295 户 795 人
这里的农户一直有种植苹果的传统
但由于果园管理不规范
种植不科学
因此苹果带来的经济效益很低
田俊莲一个与土地
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普通农民
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她在延安学习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后
想在村里推广
好不容易给村民孙治鹏
做通了思想工作
当时给他间伐了以后,他说他三晚上没睡着觉,就急得他三晚上没睡着。好多人都说,你看你听她的,你听她的,把结苹果的树都给你锯了,你再跟着她干吧,然后他联系了几个人,就要去告我。
田俊莲带着记者来到孙治鹏的家
提起当年家里的果树被间伐自己想告田俊莲
孙治鹏不好意思地笑了
没想到第二年到了结果的时候
孙治鹏家的果园因为管理科学
间伐过后果树长势喜人
结出的苹果个个都是精品果
市场价格远超其他村民好几倍
最后不怨了,最后树长大了不怨了,感激还感激不尽呢。
从一开始的靠天吃饭
到被动求变
再到主动学习科学种植
田俊莲提升了
墕头村苹果的质量
但是由于山大沟深
加上信息不畅
即使苹果丰收了
也卖不上好价钱
我们老百姓的苹果卖不掉,咱们这么好的东西,又脆又甜,怎么卖不掉?所以当时咱们就缺了一个销售渠道。
2008 年田俊莲决定
联合村里的苹果种植大户
一起成立绥德县
焉头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
专门从事农副产品购销
然而合作社成立初期
并不顺利
刚开始我就看到别的地方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就想,我也给咱们建起来,组织起来,好拓宽咱们的销售渠道。当时就是农民不愿意,不可能跟着你干。我说,那赔了钱算我的,赚了的话大家都跟着干。
到了苹果成熟期
田俊莲带着苹果自费到
全国各地参加博览展销会
她辛苦奔波
只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
陕北绥德墕头村的苹果
田俊莲的努力没有白费
她抱回了一个又一个奖杯
墕头的苹果逐渐有了名气
商机也随之而来
2017 年田俊莲为合作社注册了
公用山地苹果商标“墕头红”
申报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
保护证书和有机转换认证证书
“墕头红”山地苹果先后获
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三届苹果文化节
“最佳颜值奖”“最佳风味奖”
等多项荣誉
并在榆林好苹果大赛中
获得 3 金 2 银的好成绩
“墕头红”山地苹果的品牌效益
和市场知名度显著提升
渐渐地田俊莲也成了
绥德县果农致富带头人
百里八乡没有人不认识这个女人
这就是我的商标。墕头红,所以,就是从注册了商标以后,我们这个就有竞争力了,有品牌了,把这个价格就提升起来了,也就好卖了。对呀,太好了。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
市场拓展面持续扩大
绥德的苹果先后开辟了
山西 河北 广东 上海 山东
浙江 江苏等多地销售市场
还打通了俄罗斯 尼泊尔 泰国
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
并达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
仅墕头村就种植
山地苹果9000多亩
还带动周边3个镇41个村
以及9个联合体成员
发展山地苹果3万余亩
实现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人均年增收6000元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绥德县其它乡镇的
很多果农也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
随着山地苹果产业不断壮大
焉头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
成功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
苹果产业示范村镇
合作社先后被评为
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
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018年焉头农副产品
购销专业合作社又联合
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农场
成立绥德山地苹果种植联合体
采取“合作社+人才
+村集体+农户”的模式
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先进技术
不断整合优势资源
扩大产业规模
2023年田俊莲投资千万元
在村里荒山上建起了
一座1000吨的冷库
……
如今果园增效了
果农的腰包鼓起来了
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
跟着田俊莲发展苹果产业
绥德县焉头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
正在用心用情一笔一划
描绘着一幅产业振兴的壮美图景
这个小山村的苹果传奇
还在继续书写着
我是靠我的自身努力和果农对我的信任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我才走到这一步,所以我不能愧对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和政府对我的支持。我一定要把这个产业做的更好一些,能带动我们绥德县,就是周边的村庄,把这个苹果产业做起来之后,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