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寒冷之地 冰雪经济如何破局发展

2025-01-10 13:06:54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滑雪运动 (图源网络)

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抓好冰雪经济。相比于黑龙江、河北和新疆,不在寒冷之地,地处中部区域的我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冰雪经济?作为著名文旅古城,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来激活冰雪经济?

专家指出,和整个旅游市场相比,我们的冰雪经济的消费规模相对较小,且冰雪产业发展面临消费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善、产品同质化现象等挑战和难题。如何实现冰雪经济破局发展?对此,本报进行了调查并采访了部分业内专家。

冰雪经济方兴未艾三秦大地正在实践

去年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不仅着眼于提升冰雪运动的普及度和竞技水平,还致力于推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力求将冰雪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冰雪经济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并对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提出阶段性目标,即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3—2024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预计2024—2025年冰雪季有望突破5亿人次。作为我国冰雪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新疆阿勒泰近年来借助冰雪运动的发展,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数据显示,2023—2024雪季,阿勒泰地区接待滑雪游客超100万人次。2024年,自10月下旬起先后营业以来,阿勒泰地区的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3家大型滑雪场,目前每日接待滑雪运动爱好者已经超过6000人。

西安热雪奇迹自2023年8月开业以来,已成为室内滑雪场的代表。城市经济导报获悉,在西安,受天气条件所限,室内滑雪运动对广大市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日渐增强。据热雪奇迹办公室主任禹洁介绍,近一个月来客流量约有1万人次。此外,位于西咸新区的际华冰雪·西安冰雪中心则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室内综合性冰雪运动中心近一个月综合接待客流达到了1.5万人次。

在翠华山滑雪场滑雪的年轻人

为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促进冰雪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冬奥之城·冰雪长城”“晋美冰雪·古建瑰宝”等12条线路为2024—2025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冬韵陕西·雪泉共舞”线路入选。

“冬韵陕西·雪泉共舞”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主要节点有渭南市、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汉中市。沿线冰雪旅游点包括华山冰雪世界、西安热雪奇迹、翠华山滑雪场、白鹿原滑雪场、咸阳必捷滑雪场、太白县鳌山滑雪旅游度假地、龙头山景区等。特色冰雪活动有华山冰雪嘉年华、华山国际登山大赛、翠华山冰雪嘉年华、“西安年最中国”新春文化旅游活动、宝鸡冬季文化旅游活动、太白县冰雪旅游季等。

西安朝华管理学院院长单元庄教授向城市经济导报表示:中国最适合搞冰雪经济的地方是三北地区,这些地方寒冷,一到冬季气温骤降,是天然的冰雪之地,搞冰雪经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说,中国的冰雪运动人口数量刚刚突破1%,相较于欧美国家频繁参与冰雪活动的人口比例,这一数字显得较低。但这意味着,中国冰雪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即使在未来20年内达到5%的冰雪人口比例,其市场空间也将非常广阔。

单元庄教授表示,西安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实力能够承载搞冰雪经济。但相对来说,陕北的榆林冬季寒冷,降雪期长,其独特的条件更适合于搞冰雪经济。对于榆林市的经济增量来说,能源经济和新型制造业要齐头并进,在此基础上增加文旅类的冰雪经济,是榆林值得尝试的路径。陕北不缺少有资金实力的消费者,也不缺少有愿意投资的企业家,冰雪经济在未来将会大有前景。

专家建议:西安应以“冰雪+科技+演艺”为文旅赋能

2024年冬季以来,陕西“滑雪、滑冰”的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309%,其中TOP5搜索城市分别是:西安、宝鸡、铜川、咸阳和渭南,搜索用户年龄

25-30岁的占比最高。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正不断增长。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发布的《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4冰雪季)》显示,超过四成城市居民近两年参与冰雪运动3次及以上。

人们对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的渴望,推动了冰雪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内陆城市,西安的冰雪经济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企查查数据显示,西安现有冰雪经济相关企业187家,其中滑雪相关企业占比高达97%。去年以来,西安涌现了30家相关企业,涉及冰雪旅游、装备供应、教培与赛事服务等。

在西安,除了去室内滑雪场和几家户外滑雪场,还有哪些方式来解锁冰雪经济的发展呢?位于西安的华纳文化是一家文旅方案综合提供商,曾成功策划过银川凤凰幻城等多个文旅项目。近日,华纳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刘峰向城市经济导报表示:人们为冰雪赴一座城,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展示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首先,我们要注重西安历史文化与冰雪产业的融合。结合坊间对“一下雪,西安就变成了长安”的美好想象,将冰雪经济与古都文化相结合,形成“冰雪长安”冬季品牌,打造古都独有的冰雪主题场景,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

刘峰向城市经济导报表示:冬季的西安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一直缺少一张好牌。通过营造“冰雪长安”品牌,来强调冰雪体验与商业业态的有机结合。包括打造冰雪主题美食、冰雪主题市集、室内冰雪创意手工坊、冰雪主题住宿等,形成多元产品矩阵。随着夜间经济的兴起,西安市还应重视“白+黑”的冰雪夜经济新场景。要强调年轻消费群体的夜间娱乐活动,以冰雪体验新场景拉动冬季夜经济增长。

刘峰建议:西安是以硬科技为代表的科技资源富集城市,要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通过“冰雪+科技+演艺”,以西安的高新科技推出冬季特色演艺产品,形成城市冬季文旅新热点。另外,西安市的文旅企业、冰雪经济类企业还要研发“冰雪+文化”主题文创产品。要利用城市地标性建筑、文化元素与冬季主题相结合,打造西安冬季城市好礼。最后,西安市还应打造冬季系列冰雪活动。包括冬季马拉松、冰雪运动会、冰灯节、冰钓活动、冰雪美食节、冰雪萌宠互动等,丰富西安市民的冬季冰雪体验及国内游客的文旅体验。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