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洒水 是清洁卫生还是环境污染

任性洒水为哪般

2025-01-03 14:10:10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作业中的洒水车    图源网络

□ 文/刘月娇

2024年12月23日,一段“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广高路上,一辆当地洒水车作业时,对行人视若无睹,车身后方的扇形水雾直接喷洒到路人身上”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热议。

视频发布者表示,该行为导致多位老人身上被喷湿。且“此事并非个例,洒水车长期‘目中无人’。”

这样的新闻几乎每年都有,可问题是每年都被报道,却无改进,总是换个地方继续来。

有网友吐槽:“洒水+结冰+行人车辆事故”已成了有些城市冬季的“保留节目”。

有些地方的洒水车在寒冬依然“勤快”地作业,致使许多车主和行人对这种行为感到不解乃至不满。

市民呼吁,寒冷的天气里,洒水车继续作业真该“适可而止”,不要再“添堵降温”了。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道路洒水,究竟是在给城市清洁卫生还是在环境污染?

洒水车“太任性”

提到洒水车,除了那单调的音乐外,我们通常会联想到它在交通高峰期的“悠闲”作业。洒水车在本已拥挤的车流中穿行,不仅加剧了交通堵塞,也让它所到之处的其他车辆变脏了。

一名本地车主向记者表示:“我刚洗过一天的车,出门后也就开了三五公里,结果碰上了一辆洒水车。等到我开到车库,车身全是洒水车留下的泥点,真是既无奈又尴尬。”

近年来,有些城市因洒水引发的结冰事故屡见不鲜,造成的交通事故成为热议话题。

2023年12月,搜狐视频在报道中称,湖北鄂州一辆公交车在清晨因路面结冰未能及时刹车,撞倒了两名乘客。当地的环卫工人透露,这一带每天都有洒水车作业。

这类事情频发,其实反映了城市公共管理上的普遍问题。

2017年12月2日,西安高架桥上发生了30多辆车相撞事故,事后多家媒体报道称,事故的发生与洒水引发的结冰现象有关。

2018年1月,南昌由于“洒水车低温天气作业”导致路面结冰,造成交通事故,引发交通拥堵。南昌市城管委因此被通报惩罚。

城市管理无小事,针对洒水车的各种问题,《北京青年报》曾发声:马路为何变“溜冰场”?洒水车作业研判不可“打滑”。

《羊城晚报》也在2023年12月11日,发文《洒水车冬季洒水结冰滑倒市民避免低级错误很难吗?》

公共管理,不能违背常识。2023年2月,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县洒水车在低温天作业致道路结冰行人摔跤,环卫公司就此道歉。

每到冬季,很多市民还会通过拨打12345市民热线等方式反映这些问题,希望减少洒水车作业频次,每年各个城市的城管局环卫中心都会接到多起投诉。市民纷纷反映洒水车在零度以下气温下继续作业,导致路面结冰,造成多人摔倒。洒水车并未起到“美容”城市的作用,反而让城市面貌变得更为“丑陋”。

洒水车的利与弊

洒水车的作业通常被认为有两个好处:抑制扬尘和在夏季降低路面温度。表面看,这些好处似乎无可争议。

但洒水车对城市道路环境也有不利影响。

首先,洒水并不能真正清除路面的尘土。被淋湿的尘土干了之后,经反复碾压,最终变得越来越细,形成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的超级细粉。这些细粉不但可能被风吹走,还可能附着在植物、建筑上,甚至进入空气中,形成悬浮气溶胶,成为另一种污染源。因此,洒水车并未真正根治粉尘问题。

其次,洒水车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影响城市交通;给驾车出行带来不便,甚至是车辆污染;影响城市市容;浪费水电资源及人力、财力;缩短基础设施使用寿命。

截至2023年1月的数据显示,西安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490万辆,预计很快会突破500万辆。

如此庞大数量的车辆与洒水车并行,增加驾车人的洗车时间和金钱付出,也增加城市管理的负担。

城市路面洒水激起的泥尘不仅污染了护栏、隔栏和路边绿化,还影响了周围的建筑。洒水后,往往还需要冲洗这些设施。这样的反复清洗不仅浪费了大量水资源、电力资源和财政资金,也浪费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等社会资源。

此外,城市大规模的路面洒水会缩短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这一点已被事实证明。

有专家指出,路面洒水首先是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不管是柏油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长期湿水将因为含有各种可溶性化合物的水渗入混凝土路面而损害混凝土的加强钢筋,即使混凝土里不含加强钢筋,渗入混凝土路面的水到达基层时,也会导致局部基层软化,使基层受力不均而导致路面开裂或局部断裂。

洒水车对柏油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更为严重,尤其在洒水后,路面凹陷处长期积水,导致用于粘结骨料的柏油与骨料的粘结力下降。长期积水的地方会导致用于粘结骨料的柏油与骨料的粘结力下降,当车轮碾过时,骨料与柏油剥离,形成更深的坑洼,最终破坏路面。

经常洒水的柏油路面较未洒水的路面寿命明显缩短,这一现象已经经有关部门通过对比试验证实。

除了路面受损外,长时间的高湿度会对路边的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尤其是钢铁结构的设施,如高架桥、护栏、水管等,都会因湿度过高而加速腐蚀,导致使用寿命缩短。

吸尘车取代洒水车?

随着城市扩张和环保需求的提升,洒水车作为道路清洁的工具,是否科学有效?

除了洒水车,我们如何更加有效地抑制城市道路的染尘呢?

有专家建议,结合国内外部分城市的实践,可先采取吸尘方式,然后实施湿拖布机器直接拖地的作业模式效果最好,能有效避免车体泥尘污染和二次扬尘污染。

据悉,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正在推广一种治尘“新武器”——真空吸尘车。这种吸尘车的底部经过技术改造具有吸尘器和扫帚的双重功能,“不用刷子不喷水,干吸扬尘,能有效减少粉尘污染。”

除了用机械性的方式外,系统治理更为重要,从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监控,及时公布扬尘污染的各类动态信息等多个方面综合治理城市扬尘。同时,城市应加强绿化、控制粉尘源,根本上减少扬尘问题。

治本之策是综合治理,更新观念,创新管理。

精细化管理一直是城市孜孜不倦的追求,新华社曾以标题“西安: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报道过西安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如果精细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入,不妨从机械除尘抑尘的作业模式和管理细节入手,通过采用先进设备、先进管理模式,一定能为城市提供更好的道路环境。

数百万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几百万车辆出行,城市道路洒水,到底是清洁卫生,还是环境污染?人们都在思考。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