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俊,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新洲县(今武汉市新洲区)。1951年8月入伍,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23军67师201团三营八连战士。1982年转业到西安市第一轻工业局,1991年退休。
“太阳落下山,山下同志们忙得欢。运输大队扛粮弹,送上第一线。山高路又滑,大雪迎风飘,哪怕那大山高上天,挡不住英雄汉!挡不住英雄汉!”92岁高龄的余佳俊老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唱起当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坑道里学会的歌曲时,歌词依然能脱口而出。
跨过鸭绿江
1951年8月,20岁的余佳俊在武汉光荣入伍,当他站在湖北省新洲县(今武汉新洲区)公安局新兵队列里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一年后会参与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
1952年夏秋之际,余佳俊所在部队正在荆江分洪水利工程工地上奋战,突然接到命令执行特殊任务。虽然不知道要去哪里,但穿着单衣的余佳俊和战友们不假思索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因为“一切行动听指挥”是军人的职责。
坐了几天几夜火车,余佳俊来到了陌生的辽宁安东市(今丹东市)。望着鸭绿江对面的新义州,接过部队发的棉衣和武器,余佳俊被编入23军67师201团三营八连,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很快,余佳俊和战友们被军列送过鸭绿江,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
坑道里的战斗
“我所在的23军67师201团三营八连起初驻守在成山、之山之间的前沿阵地后方,任务是每天晚上为前线运送粮食、弹药或木头等军备物资,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所有物资全凭人工扛。”余佳俊说,为了躲避火力封锁,他们白天住在坑道里,晚上才能开始运输,每晚单程要走十多公里路。
后来,八连被调往前沿阵地,那里仍是坑道连坑道,战士们在坑道里吃饭睡觉。那时每天吃两顿饭,天亮前吃早饭,天黑后吃晚饭。各班轮流到山下取水,水源处是美军机枪封锁点,战士只能瞅准封锁间隙快速取水,动作稍一迟缓就可能中弹。
我方在前沿阵地布有潜伏哨,位置距美军阵地非常近,用来监视美军,防止被袭击。晚上,美军经常发射照明弹侦察我方情况,潜伏哨兵不能仰头看照明弹,因为容易看花眼睛,看不清地面情况。
除了潜伏哨,晚上还有战士轮流值班巡逻,检查自己阵地情况,侦察美军阵地变化、岗哨位置变动等异常情况。有一次,我方巡逻人员发现美军士兵偷懒,用绳索拴在机枪扳机上,躺在房子里的床上用手拉动绳索射击。我方战士趁其不备,解开绳索头拴在别处,把机枪扛走了。
石岘洞激战
查阅抗美援朝战争相关资料获悉,石岘洞战斗是朝鲜停战谈判前一场重要战斗。1953年,在战争最后阶段,敌我双方都加强了对中间缓冲地区的争夺,以便在最后确定军事分界线的时候能够占据上风。石岘洞是三八线北边的一个小村庄,石岘洞北山是一个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山头。1952年底,第23军接替了第38军石岘洞北山阵地的防务,数次交手后,美军逐渐意识到战况在升级,便不停地增兵。次年4月16日,我军再度出兵1个连又2个排发起冲击,最终赢得了战斗胜利。
据余佳俊介绍,石岘洞战斗非常激烈。我方距坡度缓和的主峰近,美军距险陡的次峰近。我军在主峰、次峰之间有交通壕连接,堑壕、散兵坑点缀其间,机动灵活,能随时应对任何行动。23军67师201团二营在激烈争夺战中,曾经有手榴弹为主要武器取胜的战例。
三营八连一排一班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余佳俊身背30颗手榴弹,不断打开弹盖递给战友们,抽空他也投出几颗。因为占据的位置对我军非常有利,手榴弹从上往下投,轻而易举就能打击对方。激战正酣时,枪声忽然没有了,美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飞机坦克大炮的轰鸣。
原来美军撤退了,用炮火毁灭放弃的阵地。目之所及,土地树木被炸翻,主峰次峰山头几乎削平,人员伤亡很大,三营营部指挥所盖沟被掩埋。战士们冒着凶猛的炮火,抓紧营救指挥所人员。这时,一枚在空中爆炸的炮弹弹片划伤了余佳俊大腿右侧,顿时血流如注,他解开随身携带的急救包,简单包扎了伤口。在黑暗中仔细辨别方向后,余佳俊拖着伤腿忍痛走到了急救站。急救站里很多都是朝鲜老乡,余佳俊被抬上担架送往军部医院……
一个多月后余佳俊伤好归队,发现原来身边熟悉的面孔都不见了。后来,观看电影《上甘岭》结尾时,银幕上一张张闪过的牺牲战士的面孔,不禁让他想起自己归队时那一幕。
战地温暖的瞬间
在前沿驻守的近一年时间是艰苦的,但也有温暖的瞬间留在记忆里。1953年春节,部队文工团到前线慰问,余佳俊还能哼唱起一首填了新词的东北民歌:“亲爱的同志们,辛苦了,军长派咱前线来慰劳,带来几个小节目不大好,同志们看了别见笑(嗯啦嗯咳呦)……”
那年春节,祖国组织大型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看着慰问信上温暖的话语、那些写有“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缸和丝绸手绢等慰问品,余佳俊和战友们感到无比欣慰。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坑道里的春节,竟然能吃上用肉罐头和大葱包的饺子。
想起那些把他送往军部医院的朝鲜老乡,余佳俊还想再对他们说一声“康木桑哈密达(谢谢)”。
“不要称我‘英雄’,我没有立过功没有受过奖,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兵。”余佳俊老人诚恳地说,当年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献出了青春年华甚至宝贵生命,他们有的连一句话、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就长眠在异国他乡,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