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绕长安。汉唐长安城是历史上人人景仰的富庶繁华之地,也是人们趋之若鹜的栖养之地。如今,古城西安的汉城医院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古汉长安城的遗址上。未央汉城医院是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集治疗、康复、养生于一体的新型医养结合医院。管理模式采用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模式的管理办法。西安未央汉城医院是西安市未央区首家医养结合的新型医院,里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住院部等科室。辅助科室设有中西医药房,DR、CT、检验、B超、心电图等设施设备。他于2008年创办的西安市长乐宫老年公寓,曾于2013年荣获老龄委“敬老文明号优秀养老机构”。多次被西安市民政局评为西安市优秀养老老机构。中心设有床位360张,自2015年至今,共计接收老人约2200余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达1591人,截至今日已诊疗老人达30000人次。
近日,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未央汉城医院的院长孙元昕,听他讲述医养中心的故事。
记者:从一开始创立,发展到如今的医养中心,您是如何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过来的?
孙元昕:在接管未央汉城医院之前,我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后来国家大力发展养老领域,自己也就有了一些想法,经过多方考察之后,我决定投入到开办社会养老院的创业之中。我是新疆人,刚来到西安创业时,人生地不熟,听不懂陕西方言,和老年人的交流都是问题。几年下来,在家人的帮助下,我自己也多方奔走,终于克服了种种障碍和困难,平时也和附近的老年人以及亲朋好友拉起来家常,和他们有了深厚的感情。
刚开办养老院的时候,缺少启动资金,我每天都在奔走,向家人、朋友们借钱,为了说服家里,自己当时想尽了办法,最后在妻子以及岳母的大力支持下。同时也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养老院算是初步建立运营起来,但是起步仍然非常艰难,试运行期间由于缺少口碑,客源无法保障。我就动员上了年纪的亲戚朋友前来入住,后来,这一批老年人对这里有了感情,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不愿意再回去,一直在我们这边住着,儿女们也对我们这边越来越满意,对我们的照顾比较放心,名声也就渐渐地传了出去,情况也有了改善。
记者:据我们了解,汉城医院是西安市未央区首家医养结合的新型医院,能谈谈创立这所医院的初衷吗?
孙元昕: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医养结合,其实,所谓的“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而现状却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
针对这个现实问题,在经历多方申请、协调、筹备后,2017年,我们在西安市未央区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西安未央汉城医院在这里拔地而起,建成之初即对标一流。针对医护资源储备不足的问题,我第一时间前往西安市各大医院走访调研,跑遍各大医院以及部队退休专家,聘请业界各类专家40余人,满足老人“医疗+康养”的双重需求。
记者:医养结合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这方面,我们中心都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
孙元昕:首先是在硬件设施上,我们在医养中心的空地上建了门诊楼、住院部、老年公寓、康养院,健身场,园区内实现了道路亮化,定期维护院内绿化,春夏秋冬各有景观,园区内部安全无障碍通道等为老年人行走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在公寓内配置空调、卫生间,公共区域设立图书室、棋牌室、手工室、洗衣机、微波炉等,为老人提供安逸、舒适的居家环境”
其次在服务上,这里与其他公立医院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精准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不断改进医养结合服务理念,制定个性化护理服务,实现了长乐宫老年公寓和汉城医院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无缝衔接,使入住老年人能及时享受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我们坚持养老与医养相结合,定期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以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开展义诊和主题讲座,并与各大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形成了医养一体化独特的服务模式。
另外,我们这里的每位老人都有四位“管家”:医护管家、健康管家、康复管家、生活管家。我们组织专业的医护团队为老人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健康管理师、康复训练师根据医嘱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管家式服务”,及时设计定制化、差异化的健康管理及康复训练方案,由生活管家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
值得一说的是,入住我们中心的有多位失能、半失能以及高领老年人,大多患有各种慢性病和老年病。针对老人的一些心理问题,我们还聘请专业心理医生和养老护理服务员,他们经常主动和老年人谈心,了解情况;每周定期开展讲座和咨询,及时处理老年人反映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定期组织老年人参加生日庆祝、绘画、手工艺品制作、防诈骗宣传等文体活动、公益活动,让老年人逐渐主动融入社会。
记者:过去疫情期间,我们中心是怎样应对的?
孙元昕: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作为区域性重要的医疗力量,我们汉城医院全院上下40余人,对接未央区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承担区域内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面对疫情期间儿女难以照顾老人的问题,我们动员医护,点对点照顾老年病人,从老年人每日尿盆的更换到垃圾的转运,方方面面,我们都在提供着无微不至的照顾。去年年底,这里的医护不得不连续值白班夜班,投入到救治的一线。针对疫情期间配药难的问题,我们采用中西结合诊治的方法,除了常规西药诊治外,通过专家会诊确定中药方剂,为老年病人提供自制中药汤剂,把新冠病毒对老人身体的伤害减到最小。
记者:对于老人来说,由于衰老带来的体能变化,对用餐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是怎样满足老人用餐需求的?
孙元昕:我们专门设立了老年食堂,老年食堂设有餐桌10余桌,餐座60个,早中晚三餐供应。我们坚持健康、养生的原则,荤素搭配,不定期会根据老年人口味对食材进行调整,并在食材选取和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既要好吃,也要健康。
现在,老年食堂用餐还对外开放,每天都有很多周边园区的务工人员慕名前来品尝,每天也都有外卖订单送到园区外消费者的手里,我们还会给前来就餐的外来客人免费提供矿泉水等饮品。
为了营造家的温馨氛围,我们的食堂后厨还可以免费提供给老年人的家属使用,家属可以提前准备食材,为老年人亲自烹饪可口的饭菜。
记者:我们医养中心在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
孙元昕:我们中心可以说是结合医院探索创建的符合省情现状、政策法规、经济环境条件和居住条件的新型医养模式,它改变了医生对老年病人只医而无养护的传统观念,接下来,我们将创新意识,引领全院医务人员、护理团队嵌入式规划医院发展,引导病人转变只医而不养的传统观念,调整自身心理素质,和医护团队协同做好医养工作,以综合医疗为基础,以中医、康复为特色,抓好“一老一小”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让有医疗护理需求的老年人转入医疗型养老机构进行合理治疗和康复,减少老年人在医院的过度治疗,缓解老龄化和少子化带来的压力,为社会提供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力求配套设施更齐全、功能更完善、服务更优质,成为老年人的贴心管家。
在与孙院长的交谈中,笔者发现,在他的办公桌上,笔筒中插着老人们亲手做的水墨画扇。这水墨画既是对老年朋友心里的“挂念”,也是对汉城医院蓝图的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