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十三品”:穿越千年的石刻奇迹

2023-08-14 15:47:03 来源:西安报业

褒斜栈道

□李梅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汉中市考察,参观汉中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了解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本期《文博视野》走进汉中市博物馆,特邀文博专家、汉中市博物馆馆长卢辉,就汉中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的文化意义、书法审美、对国际书坛和当代中国书坛的影响等一系列读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接受独家深度访谈——

这些年一直牵挂着这里

李梅:汉江两岸星罗棋布的石器时代遗址、湑水河畔商代精美绝伦的青铜器、汉家肇始风云际会的诸多史迹,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历史长河流过历史名城,留下众多珍贵印记,汉中市博物馆贮藏了这些珍贵印记,展示了城市的历史文脉。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汉中的历史文化。您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具体的感受吗?

卢辉:回想起十多天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参观时的感人场景,到现在,我内心里都涌动着巨大的鼓舞和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问得很细致,能深刻感受到他对汉中历史文化的关注和重视!这份深情厚爱,让博物馆所有工作人员都深受激励、倍感鼓舞!

那天是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四川的考察返京途中,专程走下列车来汉中考察的。让人永远难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的第一个点就来到我们馆,参观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了解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

当时,我们在博物馆中院的桂荫堂里举办一场以“汉水·汉风·汉韵”为主题的汉中历史文化展,依次展示了汉中史前、商周、两汉、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其中,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有石球、手斧、砍砸器,与三星堆出土的面具十分相似的城洋青铜器兽面饰、人面饰,以及体现了汉代劳动人民“稻渔共生”理念的红陶陂池等。此外,还展出有咖啡香味、有“金香玉”美称的汉中玉,拥有2000多年历史、被誉为“立体水墨画”的城固架花,指尖上的“绝活儿”汉中藤编等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最激动人心的是,当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博物馆时,附近的乡亲们围拢过来热情欢呼“总书记好”。他亲切地对大家说,我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时来过汉中,这些年一直牵挂着这里。这次来,看到这里发展变化很大,城市井然有序,很欣慰。他祝愿大家工作好、生活好、家庭幸福。

作为一名基层的文博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记嘱托,一定把博物馆办得更好,尽心尽力让文物活起来,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汉风汉韵的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褒斜道盛况“穹隆高阁,有车辚辚”

李梅:咱们馆的褒斜古栈道陈列室,介绍了引领世界通车隧道之“先河”的石门和历史悠久绵延千里的褒斜古道,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早在1900年前的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便下诏在此凿通一条高、宽各约4米,长达16米,可供双向车马并行的穿山隧道。石门北口石壁上大书“石门”两个雄浑苍劲的大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

您能从文博学者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一下褒斜古道、石门及摩崖石刻历史艺术价值吗?

卢辉: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褒斜古栈道陈列室,让我内心澎湃不已!在我看来,褒斜栈道不仅是一条交通之路,亦是一条诗歌之路、文化之路。

汉中位于陕西的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褒斜道作为战国至隋唐时期贯穿秦岭的一条国家级古道路,也叫褒斜栈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在古代先民开凿的子午道、傥骆道等7条古栈道中,褒斜道以号称“天下第一驿”的褒城驿和“书中仙品”“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而驰名中外。褒斜栈道南端位于汉中城区西北角17公里处的褒河谷口,两岸怪石嶙峋如钺削斧砍般陡峭兀立,壁立千仞凌空欲飞,穿越山涧的褒谷河水一泻千里飞流直下,卷起千堆白浪……唐朝诗人李白想起入蜀的朋友所要经过的这条险要栈道,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那么,在当时火药尚未发明的时代,石门究竟是采用什么方法开凿的呢?其实,古人的智慧是超越今人想象的。那时的人们,用油脂含量极高的松柏作燃料,煅烧山崖4到5个小时,再向灼热的崖面泼水或醋,使其骤然冷却,自然酥裂,然后再用铁制工具剥离,一段段渐进。就这样,古代先民在1900多年前成功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

《石门铭》中记录下当时的盛况:“穹隆高阁,有车辚辚,咸夷石道,驷牡其骃,千载绝轨,百辆更新”之盛况。据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车隧道,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这条引领世界通车隧道之“先河”的石门和历史悠久绵延千里的漫漫古道,有极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在这批摩崖石刻中,汉代石刻即达八块,为国内仅存。曹魏与北魏石刻各一,宋代石刻有三,构成我国从汉魏到唐宋的书法真迹,又成为研究汉字及书法演变与发展的信史,形成了一座蔚为壮观的艺术殿堂。

其中,“石门十三品”就是这座殿堂之巅最为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基于此,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早在1961年便被国家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十三品”陈列展厅 (局部)

“石门十三品”被誉为“汉人极作”

李梅:镇馆之宝“石门十三品”,被誉为“汉人极作”,学习书法“必修之古典”。您作为深入研究这批石刻的知名专家,可否为读者深入解读一下“石门十三品”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意义价值?为何会被誉为“汉人极作”呢?其中,有哪些精彩的代表作品,读者又该怎样赏析,才能更好感受中华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并学习这些书法的精髓呢?

卢辉:书法史上,把“石门十三品”也称“汉魏石门十三品”。作为研究汉隶的重要实物,在中外书法界和金石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石门十三品”上至东汉,下迄南宋,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在书法界中的地位更是无人撼动,被誉为“汉人极作”,学习书法“必修之古典”。它们似“不食人间烟火”之仙品,“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石门摩崖石刻因处幽谷,历2000年之久。

新中国成立后需在此处修建大型水库,于是石门及褒河内重要的石刻便抢救出来,移存至汉中市博物馆。依时代顺序为,“石门十三品”分别为: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简称《大开通》;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简称《石门颂》;汉《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摩崖》,简称《李君碑》;汉《杨淮、杨弼表记摩崖》,简称《杨淮表》;汉隶大字《“石虎”摩崖》;汉隶大字《“石门”摩崖》;汉隶大字《“衮雪”摩崖》;汉隶大字《“玉盆”摩崖》;曹魏《李苞通阁道摩崖》;北魏《石门铭》;南宋晏袤《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南宋《山河堰落成记》。

“石门十三品”有的以历史文化价值为代表,有些则以书法价值闻名于世。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鄐君开通褒斜道》,接下来是《石门颂》《杨淮表》《石门铭》。

如果把“石门十三品”这批国宝喻为一座艺术宝库的话,那么,首开在石门摩崖上勒石刻字之“先河”的便是《鄐君开通褒斜道》。它比顶级“神品”《石门颂》早82年;比北魏才诞生的《石门铭》早了近5个世纪。该石刻刻于东汉永平九年,石门洞南270米处的山崖间,全文159个字,经过风雨漫漶之后,能辨识清楚的只有97个字:“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汉、巴郡徒两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说明在东汉永平六年汉明帝刘庄下诏令汉中郡修复褒斜道,属于刑徒开道。“凡用功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瓦卅六万九千八百四器。”交代了开通褒斜道所用的人工、器材数量等信息,规模之巨空前罕见。此外,也是研究古代有关邮驿制度最早的石刻资料。《大开通》书法劲瘦直硬、健骨开张,上承小篆之余风,下开隶书之先河,在中国书法史上表现出篆隶之变的中间形态,因此是研究我国书法史上由小篆向隶书过渡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可谓是东汉石刻中的稀世珍宝。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曾把石门石刻拓片带到日本,对日本书法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书道泰斗种谷扇舟曾三次飞抵中国专程到汉中造访石门摩崖石刻。1988年,当他再次观赏完“石门十三品”后,激动地挥毫写下“汉中石门,日本之师”的题字。

《石门颂》石刻高261厘米,全文621个字,刻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与汉中略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峡颂》,并称为“汉三颂”。此石刻全文四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感染力,被誉为李白蜀道难的姊妹篇。《石门颂》是汉代摩崖石刻中的典范之作,它的书法以其肆意奔放、纵横劲拔、率意天真之气,备受推崇,被称为“汉人极作”,以摩崖的面貌呈现一种山野之气、山林之趣。清代著名书法家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评价到:“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清代王昶说它是汉隶之极作,学隶书者必学之范本。整篇文章刻于隧道内壁,所呈现出来的山野烂漫之气是庙堂碑刻所没有的,因此浑然天成,意趣横生。1947年中国权威工具书《辞海》问世时,封面题字就选自《石门颂》。2004年中国邮政局发行了一套隶书邮票,收录了四篇隶书佳作,其中一枚就是《石门颂》。这一切都能更加有力证明《石门颂》不愧为“汉隶极作、国之瑰宝”。

摩崖石刻《衮雪》,更被誉为汉中一张历史文化名片,相传这二字是曹操留下的唯一墨宝。据史料记载,曹操生前的确两次到过汉中。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再次来到汉中“围剿”刘备,进退维谷之际徘徊于褒斜谷口,见激流倾泻而下,水击岩石白浪翻滚,犹如雪花飞舞。曹操见此壮丽景致,触景生情挥笔写下“衮雪”二字以抒情怀。随从问曰:“衮”字为何不写三点水?”曹操笑曰:“江水甚多,何须画蛇添足!”外露的霸气跃然纸上……

《石门铭》镌刻于北魏永平二年,位于石门隧道的东壁。这方石刻与江苏镇江《瘗鹤铭》并称为中国南北二铭。文章详细记述了北魏永平年间,褒斜道的通塞、复开、改道的历史。“水眺悠静,林望幽长。夕凝晓露,昼含曙霜。”《石门铭》四字一句,朗朗上口,有专家评价《石门颂》《石门铭》为李白《蜀道难》的姐妹篇,不仅是汉隶极品,同时也是汉赋佳作,令无数文人墨客寄情于此。据说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曾在《石门铭》下睡过一宿,离去时深情地说:“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

《山河堰落成记》是“石门十三品”中体积最大的石刻,气势宏伟,高雅不凡。通高2米,宽约5米。石刻全文仅用135个字,就翔实记载了重修山河堰的缘由、用工、用时等情况,尤其是文章中提到“廼官出钱万缗为民助”,说明了山河堰是由当时的地方官府予以资助,受益农户出工承担,官办民助,共同完成。《山河堰落成记》的书者晏袤,其书法在取道石门汉隶的基础上,以宋代“尚意”书风为主旋律,运笔灵活多变。清代欧阳辅在《集古求真》中就称赞:“宋人隶书,当以晏袤为第一。”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拓片

《山河堰落成记》拓片

《石门颂》 拓片

玉盆拓片

“石门十三品”两遭罹难又绝处逢生

李梅:听说“石门十三品”两遭罹难又绝处逢生,您能具体介绍下过程吗。这么珍贵的摩崖石刻,作为博物馆,又是如何从悬崖峭壁上保护凿迁的呢。后期,又对这些石刻进行哪些专业的保护?

卢辉: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么精美的石刻,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一次文物抢救行动。这些千古流传的石刻曾在20世纪险遭两次粉身碎骨的破坏。倘是那样的话,现今的书法家和爱好者们只能每日去翻临旧帖,即使有心千里迢迢寻根问祖,也难以一睹石刻原迹了。

第一次遭遇罹难是20世纪30年代战火纷飞的年月,汉中曾经成为抗日战争的后方,为了改变由陕入川的窘境,1934年民国政府计划沿着古褒斜栈道修建西安到汉中的第一条现代公路——西汉公路。就在西汉公路沿着古褒斜栈道修到了褒谷口的时候,面对著名的石门隧道和石门石刻,当时担任施工总工程师的张佐周坚定地修改了设计方案,通过新建“鸡头关大桥”,将线路从褒河西岸改为东岸,避开石门石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铁桥“鸡头关大桥”。正是这座 “鸡头关大桥”,千年石刻艺术得以避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石门石刻遭遇了又一次生死抉择。卢辉馆长说:“‘石门十三品’早在1961年3月就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决定兴建石门大坝,从灌溉和发电两方面造福汉中人民。因此,决定搬迁‘石门十三品’。”1969年到1971年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才先后将“石门十三品”为主体的摩崖石刻搬迁至汉中市博物馆。当时,摩崖与山崖连为一体,不仅体积巨大,且又经长时间风化剥蚀,裂隙纵横,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可循。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凿取方法上以手工操作为主。通过在摩崖周围开槽,然后从背面剥离,分块凿取,使摩崖脱离山体。凿取下的摩崖石刻重量从几百公斤到几吨甚至十几吨,运输成为难题。工人师傅们先在沟壑不平的山地,铺设垫有枕木的方木轨,又在木轨上放圆木作滚轮,前拉后撬,依靠圆木移至公路上,再装上平板车,低速运输至汉中市博物馆。在修复过程中,凿迁下的摩崖石刻经拼对后,先用毛刷除污,力求在不损伤原石前提下,使黏合面清洁干燥。根据黏合的强度、温湿度、膨胀系数等参数,先从背后对摩崖进行整体加固,再通过试验选择稳定的黏合剂黏接摩崖,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貌。

“石门十三品”搬迁在当时是国内较为罕见的大型摩崖石刻异地搬迁保护实例,尽管这种实践是一次初步的尝试,但它为今后石门摩崖石刻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为石质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积累了经验。在我看来,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国之珍宝,从中可折射出人类文明永恒的光芒!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我们就要像许多保护这些人类文明遗产的先贤们那样筚路蓝缕,主动担责尽职,让那些沉淀在历史长河的文物珍存不断走近百姓,融入时代,面向世界。

汉中市博物馆供图

来源: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马路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