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兵”展览现场
“我是一个兵”展览海报
“我是一个兵”展览现场
日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原创展览“我是一个兵——秦陵宝藏系列展”开展以来,因在展览设计中融合文物故事、艺术设计等新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受到观众高度关注和好评。据该院策展人陈列展览部副研究员张宁介绍,展览展示了两位秦代无名士兵的故事,从而以小见大,通过两件兵马俑可以深入一睹秦军百态的风采。据悉,本次展出的两件陶俑都出自秦兵马俑二号坑的东北角,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弩兵方阵,该单元共出土了173件身穿战袍、呈站立和跪射姿势、做张弓射箭状的陶俑。为了让观众更易看懂展品,展览结合了考古信息、研究资料、文物术语等内容,期望观众能够找到观展乐趣,更多深入了解秦代的历史文化。
本期,就让我们跟随专家的脚步一起走近这个精彩的展览——
微观角度让文物“活”起来
“我是一个兵”:展示秦代无名士兵的故事
据介绍,“我是一个兵——秦陵宝藏系列展”主要展出两件展品,编号为6155的跪射俑和编号为2533的立射俑,它们都出自秦陵2号坑弩兵方阵。因张弩射击需一定时间,实战中一轮只有一箭,为弥补该缺陷,秦人就将跪蹲的士兵置于弩兵阵中,立射的士兵射击完后便蹲下由跪蹲的士兵站起来继续射击,如此轮番射击,使敌人无法逼近。
在解读秦代历史背景和知识时,“怎样把枯燥的秦代军事作战细节讲解得通俗易懂,让观众在较好的体验感中喜欢兵马俑的同时收获知识”是策展人张宁经常思考的问题。策展人希望用观众乐见的方式来解读秦俑,挖掘秦俑背后的故事,将秦俑的历史文化信息分享给观众。张宁表示,该展以微观视角入手,从多种兵俑中选取了编号6155的跪射俑和编号2533的立射俑两件展品进行展览创作。展览主题定为“我是一个兵”,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句耳熟能详的军旅热歌。从古至今,多数普通人的岗位是平凡的,但平凡岗位也是伟大的,具有“小即是大”的价值。历史上很多人为王侯将相作书立传,而“小人物”则鲜少有人问津,但是“小人物”也拥有个体价值,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大理想”。该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述,通过“我是谁”“我的兄弟我的坑”和“我的价值”三个单元,讲述了“我”的人物特点和人生经历,介绍了“我的兄弟立射俑”,阐释了“我俩的跪立组合”、“我们的武器、弓弩兵”以及所在的“二号坑弓弩兵方阵”等内容,最后通过“战争”“牺牲”“意义”探讨了像6155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历史价值。
展览中有一幅秦国疆域图,是由“王”到普通士兵组成,包括秦献公以下历代秦王、各类文臣武将,以及无数如6155和2533这样的“小人物”。图上的每一个点代表着拥有不同文物编号的兵俑,密密麻麻的小点背后是一个个“平凡即伟大”的普通士兵形象。秦国的大一统,不只是秦始皇的雄才伟略,还有无数无名士兵的不懈努力,他们前赴后继,无畏生死,用鲜血缔造出这样一个大秦帝国。他们在为自己赢得军功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家人获得了幸福生活,实现了自己的“大理想”,也结束了那个以战争命名的“战国时代”。
张宁介绍,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让观众更容易了解一个秦代无名士兵的故事。在策展时,策展团队想方设法让秦俑具有“情感”,更像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从而引导观众对他们产生好奇心,想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的所思所想。让观众感觉这些秦俑就像身边的邻家“兵哥哥”,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生活在秦代的普通人。这样,文物在观众心目中就会有血有肉、“活”起来。策展人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呈现出“有朋友、有情感、有责任”的秦国普通士兵形象,通过他去叙述“小人物”的价值。
立射俑“张弓持弩”
记录秦代弩兵高超射击技艺
其中,编号为2533的立射俑,因其身躯和四肢形态呈现出站立射箭的姿势,故被称为立射俑。
立射俑属于轻装步兵俑,他们头绾发髻,身穿战袍,腰束革带,脚穿短靴,整个装束显得轻便灵活,身高都在1.8米以上。立射俑右脚横立,左脚向前斜出半步,双脚略呈“丁”字形,也叫做“丁字不成,八字不就”形,左腿向前微拱,右腿在后紧绷;左臂前伸举起,略朝下斜,手掌伸开,虎口向前;右臂弯曲,抬至胸前,手掌伸开,掌心朝下;俑头和身体微微转向左侧,凝视着左前方,神情机敏。陶俑的这种立姿身形和手势,应当为持弩发射的预备动作。
《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向大臣陈音询问射箭的正确方法,陈音对答:“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持弩之道也。”这几句话所描述的射箭动作要领,恰好与秦兵马俑坑立射俑的动作基本相同。这些弩兵俑使我们了解到,秦始皇时,弩兵的射击技艺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模式。秦代工匠在塑造立射俑的形象时,截取了战士操练时持弩拉弓的瞬间动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张弓持弩、奋力射击的联想。
跪射俑“支左拙右”
秦代工匠们的观察力和高超雕塑技艺
跪射俑是秦俑坑中众多陶俑之中形象最为独特的一种,蹲跪着的高度为1.2米左右。该展中选取的6155号跪射俑,头绾发髻,面朝前方,目光微微向右前方凝神。他身穿战袍,外披铠甲,上身挺直,左肩微向前倾。他的下身呈半蹲半跪状:右膝弯曲,膝部跪地,蹬着方口翘尖履的右脚脚尖点地,脚掌竖起;左脚平稳着地,左腿支起,膝朝上,呈半蹲姿势。
他的左手臂弯曲,下臂横放在胸前,肘部下接左膝,左手虎口朝右,掌心微向下,似握持弓。俑的右臂下垂,下臂微微前伸,右手拇指上竖,四指拳曲,掌心虚空,成握弩的手势。跪射俑的身形手势,表现出一个个单兵持弓弩操练的动作,造型准确而生动,跟当时人们总结的“支左拙右”的善射之法非常吻合。
跪射俑的臀部紧贴右脚跟,身体的重量落在右膝、左脚、右脚尖上,三个着力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射击时,左腿蹲屈,右膝跪地,重心稳,便于瞄准,容易射中目标。同时,跪着射击时目标小,不容易被敌人发现,是埋伏或防守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跪射俑出土于二号坑弩兵方阵中的核心部位,四周分布着立射俑,立射和跪射两种不同姿势的弓箭手相互配合、所向无敌。古代弩兵在射击时,为了避免误伤自己的士兵,要求前无立兵。另外,张弩射击需一定时间,实战中一轮只有一箭,为了弥补这个缺陷,秦人就将跪蹲的士兵置于弩兵阵中,立射的士兵射击完后便蹲下由跪蹲的士兵站起来继续射击,一起一坐轮番射击,使敌人无法逼近。
跪射俑的发髻被巧妙地塑在头顶左侧,与秦俑坑中的武士们偏右侧的发髻不同,在视觉上达到了左右均衡的效果。陶俑的发丝、发辫雕刻得一丝不苟,丝丝头发,清晰可见。甲衣的编缀符合实战要求,以腰部为界线,腰部以上甲片上片压下片,腰部以下是下片压上片;胸前甲片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叠压,背甲则相反;肩部甲片呈现下片压上片。这样编缀甲衣,便于士兵弯腰、转体和举臂,活动自如。再看背后,右脚鞋底的针脚也刻画得逼真生动,脚跟和脚尖两头,针脚细密,掌心部分略为稀疏,和现代生活中布鞋底的针脚一模一样,不得不佩服秦代工匠们的观察力和高超的雕塑技艺。
和平是永恒主题
通过兵马俑元素来倡导和平理念
策展人张宁介绍,无论是200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还是安定幸福的当下,古往今来,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在展览的最后章节有一幅画面,一只受伤的鸽子身中一箭,羽毛四散飘落,每一片落下的羽毛上都是秦国统一六国的一场战争,以及在这场战争中逝去生命的数字,而这些数字背后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策展人运用和平鸽的元素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展览结语处,一个兵俑的脸部被一只鸽子遮挡住。这个设计源于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尼·马格利特的作品“戴黑帽的男人”,该作品寓意着“和平”主题,策展人希望通过兵马俑元素来倡导和平理念,同时也是对艺术大师的致敬。
艺术化的表达让展览更具亲切感、时代感,赋予了展览更多情感意义,让展览所要表达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为拉近观众与展览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喜欢上这两位来自秦朝的兵俑,展览还设计了多处互动环节。比如在“与6155比身高”互动区,设计了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的陶俑“身高条”,6155号跪射俑和2533号立射俑的身高分别是1.8米和1.2米,有观众在饶有兴趣地对比身高后表示:若生在秦代,可能都不够资格当士兵。在观展中,不时看到小朋友一边翻动墙壁上可旋转的立方体,一边口中念着“张弛有度”“有的放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成语。据介绍,这个互动区域主要展示跟“弓”“箭”相关的诗词和成语,通过秦俑演示“拉弓上弦”,展示“张弛有度”和“有的放矢”等成语故事,小朋友在联系到与课本所学的相关内容后,从而更好地理解兵马俑所延伸出来的历史文化元素。 此外,展览中还设计有“跪射俑侧身照与陕西地图比较”“古今跪立组合九宫格对比游戏”“6155的X光片”“秦兵视力表”等互动环节,寓教于乐,力求为观众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兵马俑展。现场每个互动环节都有好奇的观众在尝试体验,并向一旁的工作人员提出疑惑,在得到解读后满意地点点头。据悉,展览展至2023年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