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儿歌《小燕子》,悦耳了几代人的童年。 (IC photo供图)
一首好的儿歌,会将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心里。 (IC photo供图)
○汪志
前一阵,一首儿歌教学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中,幼儿园老师在教一首儿歌:“……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听着悦耳动听的《小小花园》,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美好童年里的许多儿歌。
儿歌,可以算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积极健康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朗朗上口的儿童语言,供儿童们听、赏、玩、悟,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小时候家门口正好有个“大喇叭”,经常播放儿歌。爱唱爱听儿歌的我,把很多儿歌的歌词记在一个笔记本上。如今很多年过去了,记忆中的儿歌还是那样的美妙,时不时哼上几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在优美旋律的背后,你知道这首《小燕子》是如何“飞入”千家万户的吗?那是1955年5月,当时在湖北高校教书的王路,因眼疾住院治疗;儿童节临近,有一天看见窗外一只燕子飞过,他当即伏案写下五首童诗,其中就包括一首《小燕子》。随后,这些诗刊发在《长江文艺》,将给电影《护士日记》写主题曲的作曲家王云阶看到了,于是二人鸿雁传书,后来就有了这首《小燕子》,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不管过去多少年,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总让我想起屋檐飞来飞去的小燕子和儿时小伙伴们爽朗的笑声。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这首人人熟悉的经典儿歌《上学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市音乐教研组集体创作的。这首歌曲调简洁欢快,填词通俗易懂,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过童年时代。当年的你、我、他,也许已成为工人、农民、医生、军人或者科学家;当年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不了解贝多芬的交响曲,但一定会唱这首经久不衰的儿歌,因为那是童年的美好记忆。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朋友》,是流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首儿歌,歌词简单易记,旋律轻松欢快。关于这首歌,还发生了一个寻找作者的小插曲。1998年年初,一个品牌的冰激凌广告要用《找朋友》,可负责拍摄的广告公司工作人员翻查了大量资料,找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歌谱,却未注明作者;又和相关协会等单位联络,也没查到作者。最后在报刊上刊登寻找词曲作者的文章,终于找到了作者林绿——他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离休干部,这首歌是他1950年为所在舞蹈团的集体舞创作的乐曲,歌曲原名叫《好朋友集体舞》。因为没正式发表,歌曲就随舞蹈广为流传,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状况。想想这首歌的命运也是有意思,创作初衷是集体舞乐曲,可后来却在传播中成为一首经典儿歌,还给几代人的童年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望安作词、潘振声谱曲的《春天在哪里》,又名《嘀哩嘀哩》。这首儿歌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望安写好歌词后寄给潘振声,看着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歌词,潘振声梳理着思路,仅用一个晚上就完成了谱曲。这首歌先于1981年5月刊登于《北京音乐报》,后被选入小学音乐教材。1992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如今早已成为世界儿童乐坛中的“世界名曲”。这首歌一响起来,就仿佛看到春天的画卷、小朋友们的天真活泼。
印象深刻的童年儿歌,还有很多,如《两只老虎》《采蘑菇的小姑娘》《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它们启迪着儿童时期的智慧和人生,陪伴着我们度过欢乐的童年。
儿歌,播种着最初的梦想;儿歌,是最初人生理念的吟诵。一首好的儿歌,能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记忆犹新、耳熟能详的经典儿歌,通俗易懂的歌词,配上朗朗上口的旋律,将礼仪道德、美好品质的种子,早早播种在每一个幼小孩子的心里,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一生。